新聞

返回上一頁
教育傳媒到校
2022年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東華三院高可寧紀念小學 - 2022年1月

活用教學策略 讓學生成為課堂主角


東華三院高可寧紀念小學致力打造「幸福校園」,透過推動「正向教育」,並以多元化的英文教學及活動,為學生營造成功的學習經歷;在環境氛圍上亦細心布置,以大量的英文標語強化校內的語境。鄭月嫦校長深信,當學生享受學習、投入活動,學業成就自然會有所提升,激發成長動力。

重視老師專業交流 引入不同教學策略

鄭校長重視課程設計,一直不斷優化教學模式,期望為學生提供最前沿的教學效益,因此教學團隊每年都會參與不同計劃。其中,學校已經參與了由教育局推行的資優教育學校網絡計劃七年,英文科主任李木清主任更是計劃裏的資深成員,更多次獲邀擔任分享學校代表與他校進行交流討論,互相參考,獲得啟發。學校亦會與其他東華三院轄下的學校定期進行課程交流,讓老師有更多平台共享專業知識及經驗。

學校亦積極與大專院校合作,例如連續兩年參與由中文大學舉辦的「促進實踐社群以優化小班教學」支援計劃及「優質教育基金:運用電子學習發展小學生英語學習中的21世紀技能(批判性思維、創造力、協作及自主學習)與教師的評估素養」,與專業團隊一起擬訂校本課程和教學策略,優化學與教效能。鄭校長指出:「我們重視老師專業交流,不時會將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引入,如中學常用的Literature Circles(文學圈),藉以打破閲讀的局限。透過Literature Circles進行閲讀時,同學能夠主導整個閲讀過程,藉着選讀自己喜愛的讀本,培養獨立自主的閲讀習慣。」李主任笑言,曾經有學生喜歡與女巫相關的書籍,即使內容艱澀,他也非常樂在其中,更將所有的生字查明,並與其他學生作分享,可見「興趣」絕對是孩子學習的最重要導師。

應用Literature Circles 提升學習質素

李主任更將Literature Circles內不同的角色應用至英語課堂上。「在課堂上,我們亦漸漸地由老師主導轉移至由學生主導,鼓勵同學就着指引設計問題。在過程中,同學首先需要正確掌握課題的主要內容,才能訂定合適的提問,而且當回答其他同學的提問時,亦能深化知識,甚至進而發現並克服自己在學習上的難點。」由學生擔任Discussion Director有助強化多元思維,借助學生之間的互動鞏固既有知識,同時提升學生的參與性,讓課堂活動更為有趣。鄭校長坦言,雖然會花費較多的課堂時間,但學生的反應良好,因此教學團隊都非常樂意以這種形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質素。

課題完結時,老師滲入Super Summarizer及Cool Connector的概念,讓學生按照個人的學習狀態為學習進行總結。學生可以選擇重讀一次課文,或是向作者寫信分享自己的讀後感等,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題關鍵內容的了解。「知識是環環相扣,所以我們會讓同學嘗試將新學習的知識重點與以往學習過的課題聯繫,強化他們整合知識的能力。」為了配合正向教育元素,老師更加入同儕評價環節,讓學生學會互相欣賞,推動彼此學習。

重整教材 照顧學習多樣性

學校從八年前便開始重整英文科的閲讀簡報,並設計分層,配合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老師能夠按照學生的能力調節教學進度,如寫作方面,能力較佳的學生會享有更多的創作空間;相反對於進度落後的學生,老師會提供更多的提示,如詞彙、句式等,對焦學生的學習難點,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享受同等的滿足感,引發他們的興趣,繼而投入學習過程。

為了更有效地利用課時,學校亦推動課前預習,以培養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老師會預先錄製短片、設計教學遊戲等,讓學生在上課前先自行預習、備課,讓課堂能夠更順利的開展。在評估、考試後,老師亦會針對大部分學生的難點設計跟進工作紙,確保學生的知識基礎穩固正確。

校本英語課程 從語言學習文化精神

除了重整教材外,學校更設計不同的校本課程,為學生提供更適切、更寬廣而均衡的學習平台。「初小的英語Phonics課程由外籍英語教師親自設計,以故事的形式糅合字母拼音技巧,提升同學的學習興趣。同學回家時亦能夠透過QR Code重溫,強化他們對字母閲讀和發音技巧的掌握。」

鄭校長認為英語除了是一種語言工具外,更加是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所以學校善用不同的節慶及活動,豐富學生對多元文化的認識。「以感恩節為例,教學團隊為不同年級設計了相應的活動,讓他們明白節日除了吃喝玩樂外,亦是向他人表達謝意的良機。」教學團隊更結合了電子教學元素,邀請學生、家長等在電子平台上以英語留言,不單讓學生有機會於生活中實踐英語,更將英語的氛圍帶至家庭。鄭校長續道:「我們亦配合『正向教育』提倡的身心靈健康概念,為同學安排欖球班,並外聘外籍專業教練。從運動中,同學可以學習不同的相關術語,並於練習、比賽中運用,無形中便在使用英語上更具自信。」

參與「國際書籤交換計劃」 拓闊學生視野

學校英文科組亦與圖書科進行跨科協作,除了不時推介學生一些英文讀物外,學校更參與了「國際書籤交換計劃」,進一步豐富校內的閲讀及創作風氣。在本學年,學校與斯洛文尼亞的學生進行了國際書籤交換,學生除了利用藝術的觸覺進行創作外,學校更鼓勵他們在設計時加入英語元素,以英文撰寫一些正向的句子。「相比以視像形式的交流,書籤交換能夠讓同學對於其他國家孩子的閲讀習慣及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而且可以持續地推動閲讀。」另外,為了吸引學生閲讀,學校亦與外間機構合作,邀請外籍義工到校為學生進行故事分享,讓學生有更多機會以英語表達自己。

教育傳媒

東華三院高可寧紀念小學致力打造「幸福校園」,透過推動「正向教育」,並以多元化的英文教學及活動,為學生營造成功的學習經歷;在環境氛圍上亦細心布置,以大量的英文標語強化校內的語境。 東華三院高可寧紀念小學致力打造「幸福校園」,透過推...
鄭月嫦校長 鄭月嫦校長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
學校與斯洛文尼亞的學生進行了國際書籤交換,學生除了利用藝術的觸覺進行創作外,學校更鼓勵他們在設計時加入英語元素,以英文撰寫一些正向的句子。 學校與斯洛文尼亞的學生進行了國際書籤交換,學生除了...
由學生擔任Discussion Director有助強化多元思維,借助學生之間的互動鞏固既有知識,同時提升學生的參與性,讓課堂活動更為有趣。 由學生擔任Discussion Director有助強化多元思維,借...
透過Literature Circles進行閲讀時,同學能夠主導整個閲讀過程,藉着選讀自己喜愛的讀本,培養獨立自主的閲讀習慣。 透過Literature Circles進行閲讀時,同學能夠主導整個...
我們重視老師專業交流,不時會將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引入,如中學常用的Literature Circles(文學圈),藉以打破閲讀的局限。 我們重視老師專業交流,不時會將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引...
在課堂上,我們亦漸漸地由老師主導轉移至由學生主導,鼓勵同學就着指引設計問題。 在課堂上,我們亦漸漸地由老師主導轉移至由學生主導,...
學校從八年前便開始重整英文科的閲讀簡報,並設計分層,配合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學校從八年前便開始重整英文科的閲讀簡報,並設計分層...
在課堂上,我們亦漸漸地由老師主導轉移至由學生主導,鼓勵同學就着指引設計問題。 在課堂上,我們亦漸漸地由老師主導轉移至由學生主導,...
為了更有效地利用課時,學校亦推動課前預習,以培養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為了更有效地利用課時,學校亦推動課前預習,以培養學...
初小的英語Phonics課程由外籍英語教師親自設計,以故事的形式糅合字母拼音技巧,提升同學的學習興趣。同學回家時亦能夠透過QR Code重溫,強化他們對字母閲讀和發音技巧的掌握。 初小的英語Phonics課程由外籍英語教師親自設計,以故...
返回上一頁